沧州厂房拆迁安置费拖欠十年,如何依法维权?
沧州厂房拆迁安置费拖欠十年,如何依法维权?
更新时间:2025-08-28  阅读:

2025年,沧州市运河区某化工厂职工王某的案例引发广泛关注:因厂房拆迁后安置费长期拖欠,其通过法律途径最终获赔19.2万元。这一案例折射出沧州部分拆迁项目中安置补偿落实不到位的问题。本文结合最新法规与实务案例,解析安置费拖欠的维权路径。

案例分析:十年维权路,法律破局

王某在沧州运河区某化工厂工作20年,2015年厂房因城市规划被拆迁,但安置费迟迟未到账。根据《河北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第28条,安置费应在拆迁补偿协议签订后30日内支付。然而,开发商以“资金周转困难”为由拖延支付,导致王某生活陷入困境。

2025年,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,依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47条主张经济补偿。法院认定,尽管超过12年工龄上限,但根据“法不溯及既往”原则,分段计算后判决开发商支付19.2万元补偿。此案表明,即使历史遗留问题,劳动者仍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益。

法律依据:安置费支付时限与责任

支付时限:根据《河北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》(冀政发〔2023〕8号),安置费应在协议签订后30日内一次性支付。逾期未支付的,需按同期贷款利率支付滞纳金。

法律责任:

行政责任:住建部门可对开发商处以50万元以下罚款,并责令限期支付。

刑事责任:若开发商恶意转移资产逃避支付,可能构成《刑法》第276条“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”,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。

维权路径:三步走策略

证据收集:保留拆迁协议、银行流水、沟通记录等,证明安置费未支付事实。

行政投诉:向沧州市住建局提交书面申请,要求查处开发商违法行为。

司法诉讼:若行政途径无果,可在6个月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,主张安置费及利息。

结语

沧州厂房拆迁安置费拖欠问题,需通过法律框架下的多元救济渠道解决。被拆迁人应主动留存证据,善用行政投诉与司法诉讼双重手段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温馨提示:

有法律问题为节省您的时间,建议您拨打咨询热线:138-1029-1697与专业律师及时沟通,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解答。

免责声明:本站如有侵权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